近年來,國內繼電器行業迅猛發展,在眾多的企業中出現了規模龍頭企業,技術方面其內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市場上的新型繼電器產品也不斷涌現。目前,國內大部分繼電器企業的產品技術投入相對較少,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也相對較慢,這與企業內部的相關技術人員缺乏和企業的技術方面投資有關。行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
企業規模擴張迅猛產量激增
近年來,我國企業規模擴張迅猛,產量激增。國際繼電器廠家在華年總產量已達數億只以上;民營企業的資產已從原始積累階段過渡到資本擴張階段,許多廠家年產量達到千萬只以上;在國家航天計劃的推動下,國有企業經營形勢趨向好轉,科研投入增加,效益增幅很大。
行業統計資料表明,2002年,全球繼電器銷售額和產量分別為47.12億美元、60億只;我國繼電器銷售額為40.29億元,產量近15億只,出口9.67億只,創匯2.63億美元,進口5.0億只,用匯1.87億美元。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信息中心提供的重點企業產銷量統計,2003年產量已達11.7億只;2003年全行業銷售額和產量估算分別可達到49億元和18億只。預計到2005年,我國繼電器銷售額和產量將分別達到60億元和25億只,銷售額和產量將分別占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將進一步確立世界繼電器制造和出口基地的地位。
通信汽車繼電器是市場增長主力
信息技術的快速廣泛傳播,將人類帶入了一個創新的時代。從模擬到數字化將成為電子產品的主流,繼電器產品將不斷擴展,技術也不斷提升。通訊繼電器成為第一大應用市場,第三代通訊繼電器已得到廣泛應用;固態繼電器運用了微電子技術,產品向智能化、模塊化方向發展,市場需求穩步上升;汽車作為繼電器應用的第二大市場,單車用量不斷增加,品種擴展很快,尤其是汽車電源系統從14伏向42伏的轉型,將會推動技術的不斷創新;機電磁保持繼電器以其工作狀態的低功率消耗成為家電及電力產品的首選,繼電器廠家不斷推出新品。國內繼電器新品種已達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水平,逐步縮短了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廠家注重產品二次開發設計
國內繼電器廠家注重了技術的創新,對產品進行二次開發、設計,以新結構提高產品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全行業專利申請從“九五”期間無意識,到近年來每年有數十件的專利申請,目前,有效專利已達數百件之多。專利保護促進了各企業的技術創新積極性,自主品牌隨專利、專有技術的增多而提升。
工藝裝備水平不斷提升
生產裝備既有自動化程度高的裝配線,又有以手工裝配為主的流水線。自動裝配線滿足了大批量、單規格產品的需求,手工裝配線保證了中、小批量產品的需求。尤其是國內廠家在手工裝配中,通過自制關鍵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手工勞動增加了就業,也避免了自動生產線一次投入高、更新換代慢的缺點,更利于新產品的快速推入市場。
立足實際逐點突破
目前,我國繼電器行業在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整體技術落后。主要生產超過專利保護期的繼電器產品,且仿制多于創新,基本無突破性發展。
產品發展不平衡。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少,而普通的電磁、非密封產品多;投資類產品少,用于消費類的產品多。
企業發展不平衡。總體技術實力強的企業,經濟效益不高;而勞動密集型且無自主開發能力的裝配型企業,由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其他因素,依靠大規模生產,仍能贏得一定的效益。
出口產品附加值低。出口量大但技術含量低,憑借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出口廠家競相壓價,擠占有限的市場,掙的是血汗錢。
以上這些問題已經阻礙了繼電器行業的發展。但有遠見的繼電器廠家已立足于企業實際,積極尋求突破,為國內企業的發展趟出了新的發展道路。
改變出口產品結構,積極融入全球采購的行列。
盡管外資企業紛紛在我國投資辦廠,但其零部件采購仍是全球化的。要成為國際大集團的供應商,必須站在全球的角度,提升產品技術含量,調整產品結構。國內廠家通過對通訊繼電器、汽車繼電器生產線的引進,增強了競爭實力,出口產品結構將得到有效調整。
利用比較優勢,實現技術創新與低廉的勞動力整合。
手工裝配線的技術創新,具有投資少、適應性強、產品更新快的特點。行業內精明的廠家,在經受簡單手工裝配生產效率低、周期長、質量不穩定的困擾之后,開始對手工裝配線進行有效的整合,在關鍵工序通過自制設備提高效率和質量的一致性。在一些自動化設備中機械手干起來很笨拙的工序,手工卻以其“高智能”、“靈活性”而顯得更有效率,技術創新與低廉的勞動力的整合顯示出了優勢。
逐步深化引進、消化、吸收、創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要不斷進取。外資企業進入我國,帶來了技術,但企業要實現持續競爭力,必須自身創造條件,將引進、消化、吸收、創新這幾個過程逐步深化,才能適應新的需求,而維持原狀只會慘遭淘汰。
加快技術進步,革新工藝流程,提升核心技術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一個企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自技術創新與進步。基礎工藝、材料、裝備的改進應是繼電器廠家時時關注的焦點。時時改進、逐點突破,方顯創造力,如對高阻燃塑料、新型無污染清洗、新型無公害材料、無鉛制造技術、自動篩選測試儀表、自動化程度高有柔性的裝配線設備的應用。許多企業把“天天有進步”作為企業的發展經營理念,立足于本企業實際,通過技術創新與進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力,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優勢,帶動生產經營快速增長。
發展戰略及創新目標
“十五”期間,我國控制繼電器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產量提前完成了“十五”規劃,企業經營水平和實力進一步增強,產品質量、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很好地完成了原定目標。
但不容我們忽視的是產品價格卻在不斷降低,出現了一些不正當的價格競爭,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這對我們編制“十一五”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引導繼電器行業從價格的競爭走向質量的競爭,進而向品牌競爭發展。
在行業發展思路上,要遵循“凝練核心技術、提升創新能力;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由大變強”的發展戰略。